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我校主持的一国家公益性行业项目苹果科研专项通过农业部验收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1-03-21  浏览次数:

由我校主持、联合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和渤海湾地区七个苹果主产区的高校和科研单位以及果农协会等优势单位共同参加完成的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苹果砧穗组合筛选及果园树形改造技术及栽培模式研究”项目,319在杨凌顺利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据专家介绍,我国苹果园多为乔砧密植,果园密闭、光照不良、管理技术复杂、标准化程度低、不易操作并且费工费时,机械化管理水平低,果园整体产量低、品质差,果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病虫害防治体系和综防意识薄弱。

针对以上问题,以项目首席专家韩明玉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密切协作,从2007年开始收集引进了国内外苹果砧木75份,鲜食和加工新品种83个,审定新品种和砧木13个;他们研究提出了适宜我国不同生态区域苹果矮化砧木和优良砧穗组合,并创建了我国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科研人员借鉴国外先进的苹果综合生产制度(IFP),提出了我国不同生态区域苹果优质、安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展了多元化新产品加工技术和果渣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完善了苹果籽油、香精提取工艺,研制出了新型纳米硅基氧化物(SiOx)果蜡和微波-压差膨化纯天然苹果脆片生产技术。他们还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和大苗培育技术规范,形成了我国不同生态区域苹果郁闭果园改造、肥水耦合和高效利用等技术。项目实施期间,他们制定地方标准1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7项,申请专利19项,鉴定科技成果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发表论文112篇,出版专著13部。

项目实施四年来,在苹果主产省建立试验示范基地(点)71个,并在陕西、山东、河南、河北、辽宁、甘肃等省新建矮砧集约栽培园40万亩,推广成龄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650万亩,肥水高效利用技术550万亩,IFP苹果综合生产制度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0万亩,累计推广1320万亩;综合技术推广面积262万亩,累计实现增收9170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我国苹果产业的良性发展和果农增收提供了技术保障。此外,该项目培养研究生136名,培训基层果业推广技术人员3400名,果农技术骨干10000余名。

 



编辑: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