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校科协» 科协动态

王春法同志在全国高校科协建设论坛上的讲话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1-01  浏览次数:

2016 年10 月18 日

值此天高云淡的金秋季节,我们相聚在美丽的上海交通大
学,共同参加全国高校科协建设论坛,开展工作交流,凝聚改革
共识,探讨深入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决策部署、加强高校科协
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很有意义,也很必要。首先,我谨
代表中国科协向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上海交通
大学科协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上海交通大学是享誉中外的著名学府,科技资源丰富,科技
工作者密集,长期坚守“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
俱进”的精神品格,创造了许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
— 2 —
果,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1986 年至1991
年期间担任中国科协主席的钱学森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多
年以来,中国科协与上海交通大学在学术交流、人才举荐、科技
人物宣传等方面广泛合作,成果丰硕,上海交通大学科协的成立
必将使这种交流合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取得更大的成绩。衷心
希望上海交通大学科协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积极探索、开拓创新,
努力在高校科协建设和工作方面趟出一条新路子,攀上新高峰,
取得新辉煌!
下面,我着重就加强高校科协建设、做实做好高校科协工作,
努力把《中国科协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协工作的意见》
落到实处,谈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加强高校科协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科协是科协基层组织,加强群团基层组织建设是巩固党
与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举措,是调动激发全社会创新热情和创造
活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克服群团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
化的重要突破口。
第一,加强高校科协建设是中央赋予的重要任务。中央党的
群团工作会议明确强调,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
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基层组织是做好群团工作
的基础和关键,群团组织要以提高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和扩
大有效覆盖面为目标,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成员发展、联系群众、
开展活动的方式,并且突出强调要加强高等学校群团组织建设,
— 3 —
更好联系、引导、服务青年学生和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近年来各类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在群众中影响不小,群团组织要
接长手臂、形成链条,使群团组织成为党联系社会组织的一个重
要渠道;要通过多种方式,使大大小小的社会组织成为群团组织
的二传手、三传手、四传手;并且强调联系和引导相关社会组织,
是群团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必须大力健
全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形成完善的组织体系,实现有效覆盖。
中央办公厅印发的《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提
出要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密切与基层科技工作者的联系,
推动科协组织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延伸,鼓励支持高校建立科协,
适时建立高校科协联盟。中国科协是中央书记处直接领导的五大
群团之一,高校科协是中国科协基层组织的重要类型之一,必须
坚决贯彻中央指示要求,明确自己的联系对象、职能作用、优势
特长,加快推进高校科协建设,切实做实做好,实现有效覆盖,
真正做到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
作者密集,科协组织就建到哪里;哪里有科协组织,建家交友活
动就开展到哪里。
第二,加强高校科协建设是调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
热情的重要抓手。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
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要把科技创
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
— 4 —
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
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从而吹响了建设世界科
技强国的号角。总书记在讲话中也明确要求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
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
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
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
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真
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
创新的重要力量。高校科技人才聚集、思想活跃,有着丰富的创
新创业土壤和先天的原动力,是开展基础研究、推动原始创新的
重要阵地,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高校科协建设,有利于充分利用科协的组织网络和高校的人
才智力资源,发挥科协组织在促进开放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和
加强民间科技交流合作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动技术、人才和资金
等高端生产要素的聚集,使高校成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
创新的基地和新知识、新技术、先进文化的辐射源,成为产学研
用相结合的中坚力量,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注入新动力、增添新
活力;有利于促进科协组织和高校联合协同,促进科教融合、教
研相长、协同育人,在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中
发挥更大作用;有利于发挥科协的桥梁纽带和开放型、枢纽型、
平台型组织的特色优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普及科学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助推世界一流大
— 5 —
学、一流学科建设,加快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
新创业人才,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不断
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加快实现教育强国。
第三,加强高校科协建设是克服群团组织“四化”问题的重
要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
群团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
其实质就是脱离群众。具体而言,机关化主要是指群团机关自闭
于高楼大院,离基层远,离群众远,真正同群众摸爬滚打在一起
的时候不多,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了衙门作风,头重脚轻、高位截
瘫。行政化主要是指有的群团组织越来越像党政部门,机构运行、
工作方式、人员录用、干部管理等没有群团组织自身的特点,工
作内容同行政部门重合,工作方式方法同行政部门雷同。开会议
动员群众、行政命令下达任务、文件传真发号施令、简报文章反
映成绩、台账报表实施检查。贵族化主要是指有的群团组织在代
表谁、联系谁、服务谁的问题上没有把握好,确定委员、会员、
代表等人选追求高大上,普通群众难以进入。娱乐化主要是指有
的群团组织开展工作过分依赖娱乐活动,只重数量不求质量,只
重场面不计效果,很多活动有乐无教,缺乏思想性、教育性,形
式主义突出。总书记强调,群众心里没有群团组织,不积极参与
群团组织活动,或者群团组织覆盖面越来越窄,那就等于削弱了
做党的群团工作的基础。2008 年中国科协进行的第二次全国科
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显示,仅有25.4%的科技工作者表示了解科协,
— 6 —
而2013 年这一比例下降到19.9%,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对科协了
解更少,35 岁以下的科技工作者中仅有13.9%表示了解科协。
2008 年有45.5%的科技工作者参加了各级各类科技社团,2013
年这一比例下降为33.3%。特别是35 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科技社团的比例更低,分别为5.8%和8.2%。
学会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和凝聚
力日益减弱。2013 年第三次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结果显示,学
会会员中存在不少“休眠会员”,17.8%从不参与活动,56.3%
偶尔参与,只有25.9%经常参与,那些不是学会会员的科技工作
者参与更少。2013 年各级科协及两级学会共举办学术交流活动
26693 次,共有411 万人次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只占会员总数的
38.2%,如果去重后,参会会员所占比例更低。加强高校科协建
设,建好高校科技工作者之家,有利于中国科协更好地发挥桥梁
纽带作用,切实解决科协组织与科技工作者联系不紧、科技工作
者对科协组织不亲的突出问题;有利于加强对基层一线科技工作
者的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汇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磅礴力量,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
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
撑。
二、高校科协建设总体进展良好,但问题也不少
高校科协的建立与发展始终与时代演进、社会进步以及科技
— 7 —
发展同步而行。早在中国科协成立之初,高校科协组织就应运而
生。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在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级科协
以及高校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高校科协组织逐渐发展壮大
起来。2015 年1 月,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
等学校科协工作的意见》,为全国高校科协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和规范。2016 年6 月,中国科协九大新修订的章程中明确规定,
符合条件的高校科协等基层组织经批准可以作为团体会员加入
中国科协,进一步拓展了高校科协的发展空间。目前,全国高校
科协工作发展势头良好,高校科协规模不断扩大,影响不断提升,
活力不断增强,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高校科协组织覆盖面迅速扩大。特别是中国科协与教育
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协工作的意见》以来,全国呈
现出成立高校科协的热潮。中国科协2015 年统计年鉴显示,全
国共有831 所高校科协,比2014 年增加了128 所。今年以来,
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著名
大学的科协组织相继成立科协组织,高校科协队伍不仅覆盖面不
断发展壮大,而且层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二是高校科协工作模式逐渐成型。高校科协是中国科协的基
层组织,也是高校党委领导下的科技工作者群众组织。《中国科
协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协工作的意见》强调高校科协主
要负有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举荐和培
养优秀科技人才、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指导学生
— 8 —
科技实践活动等五项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各高校科协积极
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优势,创造性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
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有的高校科协聚焦学术交流,开展跨
专业、跨院校、跨地域的高水平学术活动;有的高校科协聚焦科
学普及,利用校内科技教育资源,开放实验室、标本室、博物馆、
实验示范基地等场所,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促
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有的高校科协聚焦培养举荐优秀人才,积
极服务青年教师,大力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
有的高校科协积极参与高校智库建设,凝聚专家智慧,为学科发
展、产业发展和科学决策发表真知灼见,建言献策;有的高校科
协聚焦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积极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的联
系,搭建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有
的高校科协聚焦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优化学术环境,促进
高校学风建设;有的高校科协聚焦服务学校挂靠学会和期刊,依
托挂靠学会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认真做好科技期刊建设。此次
论坛邀请了部分工作开展较好的高校科协负责同志做交流发言,
这些高校科协的工作各具特色,相信能够给大家提供很好的学习
借鉴经验。
三是高校科协联盟趋势明显。随着高校科协的稳步发展,部
分高校科协数量较多、工作开展较好的省(区、市)开始探索成
立区域性高校联盟,其中有些是法人社团,有些是非法人社团。
例如1994 年成立的湖北省高校科协工作研究会,1995 年成立的
— 9 —
江苏省高校科学技术协会,2010 年成立的重庆市大学科学传播
研究会,2014 年成立的陕西省高校科协联合会,都是法人社团
组织;2012 年成立的黑龙江省高校科协联盟,2016 年成立的安
徽省马鞍山市高校科协联盟,则是非法人社团组织。区域性高校
科协联盟促进了各高校科协之间的沟通交流、资源共享和协同创
新,提升了高校科协工作活力,带动更多高校成立科协组织。2015
年中国科协支持江苏、湖北、陕西三省科协开展了“高校科协组
织网络体系建设”试点,围绕健全高校科协领导机构、理顺高校
科协工作机制、强化高校科协工作抓手、更好整合承接各级科协
资源、发挥省级高校科协联盟优势、构建全国高校科协网络体系
等方面的内容积极探索,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对省级高校科
协联盟建设和全国高校科协建设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四是推动高校科协建设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中国科协、教
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协工作的意见》印发后,各省(区、
市)科协积极贯彻落实,明确了高校科协工作的职责部门和负责
同志,主动加强与本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协同合作,营造共同推
动高校科协建设的良好工作局面。据不完全统计,一年多来,有
8 个省科协联合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本地区高校科协工作指
导性文件,有9 个省科协转发了《意见》,有7 个省科协召开了
本地区高校科协工作会议,有11 个省科协开展了本地区高校科
协状况调研。此外,为推动高校科协建设,各省都创造性地开展
工作,出新招、求实效:有的省科协专门研究制定了高校科协工
— 10 —
作手册,并与未成立科协的高校积极沟通联系,逐一登门拜访,
推动成立高校科协。有的省科协拿出专项工作经费,专门用于支
持高校科协开展示范性活动,不断提升高校科协创新发展能力。
有的省科协把成立高校科协作为高校参加省科协奖项评选的条
件。在各省科协的积极推动下,高校科协组织成立数量显著增加,
成效十分显著。
在肯定高校科协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
到,与科协组织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相比,高校科协
建设仍然面临亟待破解的诸多突出问题。
一是重视程度亟待提高。部分省区市科协对大力发展高校科
协、加强高校科协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够,推动工作
还只是停留在发文件、搞调研,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和畏难情绪,有的甚至对本地区高校科协的底数不清、状况不明;
部分高校对成立科协组织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足,对高校科协
的职能作用缺乏清晰认识,不建不用;部分已经成立科协组织的
高校,没有积极推动高校科协发挥作用,在人员编制、工作经费、
活动场地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重建轻用。
二是高校科协职责定位不清晰,缺乏工作抓手。部分高校科
协缺乏大局意识和创新思路,功能定位不明晰,没有强有力的工
作抓手,不能自觉融入学校中心工作,工作面窄、显示度差,自
身发展能力也不强,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近年来,中国科协和
各级地方科协面向高校科协开展了大量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中
— 11 —
国科协有20 余项活动项目直接面向高校,大部分活动项目高校
科协都没有直接参与或者仅仅是部分参与。这说明,目前高校科
协缺乏的不是资源,而是抓住资源、整合资源、开发资源、利用
资源的能力。
三是发展活力不强。部分高校科协民主办会意识差,成立多
年还不能按时换届,会员参与意识、责任意识不强;部分高校科
协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数量不成比例,个人会员较少,仅有不到
25%的高校科协拥有2000 人以上的个人会员,对高校学生和教师
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已成立的高校科协中,80%以上都与科研
管理部门合署办公,独立建制的不足15%。实践经验表明,合署
办公虽然能够利用科研管理部门掌握的科技资源和工作平台,一
定程度上便于工作开展,但合署办公往往导致科协主体地位不突
出,难以发挥科技群团的独特优势。相比之下,独立建制的高校
科协发展空间更大,工作活力更强,工作开展更好。
四是高校科协地区发展不平衡。全国共有2100 余所普通高
校,其中已成立科协组织的高校占高校总数的比例约为37%,还
有众多高校未建立科协组织,距离高校科协全覆盖的目标还有很
大差距。部分高校密集的省(区、市)高校科协数量较多,工作
开展较好,但仍有部分省区市高校科协组织覆盖面不够,地区内
多数高校没有成立科协,已经成立的高校科协组织工作开展不顺
畅,影响力不强。
— 12 —
三、明确思路,突出重点,着力加强高校科协建设
第一,明确高校科协的性质和地位。加强高校科协建设,做
好高校科协工作,首先必须理清高校科协、高校科协联盟、科协
组织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白各自的价值所在、使命所在,只有这
样才能明确高校科协的功能定位,扎实推进高校科协建设工作。
从理论上说,高校科协是顺应校内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规
范学术行为、服务社会公众需求而成立的非法人群众组织,不需
要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它的活动范围只能限于高校内部,是为
高校内部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校内社团组织,既具有互益性,也具
有公益性。高校科协联盟既是高校科协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也
是高校科协由非法人社团走向法人社团的关键一步,其主要功能
是联合起来共同推动高校科协健康发展,探索高校科协发展的规
律和特点,扩大社会影响,为更多高校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加多样
化的服务,是科技类社会服务组织,必须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
活动范围跨出高校扩大到注册地整个行政区。行政区所在地科协
则是群团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既负有团结联系服务科
技工作者、引领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等重要的政治使命,也
有为社会提供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等社会组织使命,可以也应该
吸收高校科协联盟加入科协作为团体会员。在这里,有一个问题
是迄今还在研究、未能解决的问题,就是高校科协加入中国科协
作为团体会员的问题,需要大家共同研讨交流。
第二,进一步明确高校科协的工作任务。高校科协到底应该
— 13 —
主要做些什么工作,这是大家普遍关心也一直在探索的重要问
题。中国科协章程对科协基层组织明确了两项职责:一是立足自
身特点,动员和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普及科学技
术,推广实用技术,助力创新驱动,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是大力发展个人会员,及时准确反映基层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建
议、意见和诉求,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广交科技工作者之友。
根据中央要求、科协性质以及高校实际,综合起来看,高校科协
要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为主旋律,以改革创新为主动力,以双一
流建设为主目标,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不断激发组织
活力,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动员引领广大高校科技工作
者争当创新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
献。目前,高校科协工作应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搭建跨学科跨领域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的特色优势,把不同
学科专业的科技工作者扰在一起,共同研讨,深入交流,在学科
交叉处去寻找突破点,在学术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激发创新灵
感,在科学前沿竞相突破,获得重大原创成果。
二是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什么是科
普?一个专业科技工作者对非专业人员讲授本专业的知识、进展
及其社会功能,这就是科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科技工作
者都应该是科普工作者,也都应该是被科普者。高校科协要积极
对接“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青少年高校
— 14 —
科学营”、“中学生英才计划”等科协开展的社会性科普活动,
推动开放学校实验室、标本馆、展览馆等校内科普资源,为提高
青少年科学素质广开大门。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手机APP、微
信微博等新媒体创新科普活动形式,开发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
科普作品,通过专家科普讲座、科普巡演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
科普宣传活动和科技服务活动,努力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工作品
牌。
三是积极举荐人才,大力表彰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抓好人
才举荐工作,通过科协渠道推荐优秀高水平科研人员和学术带头
人参加院士评选工作;积极推荐校内优秀科技人才参加“全国优
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等科技奖项评选;通过学会积极参与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
程”,大力培育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引导高校科技工作者加入学
会等科技社团,推荐优秀人员到国际科技组织任职。
四是参与智库建设,积极建言献策。积极参与高校智库建设,
对接中国科协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努力拓宽为党和政府科
学决策服务的通道。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门类多、专业领域交叉充
分、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积极推动将学术资源优势转化为决策
咨询的工作优势,引导高校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全局工作重点、
转型升级难点、民生关注热点等问题建言献策,组织专家学者针
对社会热点问题释疑解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解决国民经济社
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不断提升高校科技工作者的社会服务能力。
— 15 —
五是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组织高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类
创新创业大赛,支持博士生、博士后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不断增
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建立健全高校科
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服务机制,发现培育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积
极对接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如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建
设,推进高校与企业、高校与学会的协同创新与交流合作,促进
产学研用结合。积极参与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
搭建科技成果和专利展示交易平台,推进校内科技成果转移转
化,多种方式拓展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
六是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培育科学文化。广泛开展科
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和高校科技工作者强
化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正确行使学术权力,自觉抵制学术不端
行为。推动高校建设集教育、防范、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
信体系,完善学术不端行为预防监督和调查处理机制,营造健康
和谐的科研环境。通过“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等多种方式大
力宣传表彰德学双馨的科技工作者,弘扬爱国奉献、创新求实、
淡泊名利、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倡导崇实、唯实、求实的良好
学风,培育科学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七是承担好挂靠学会办事机构的管理协调职能。许多地方学
会的办事机构都挂靠在学校,高校科协要积极承担起各种挂靠高
校的学会办事机构管理协调的职责,发挥学会联合秘书处或办公
室的作用,为学会正常履职、发挥作用提供支撑服务。依托青年
— 16 —
教师、大学生大力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打造具有不同特色的科
普团队和科技服务组织,管理协调好好校内各种科技类服务组织
和科普志愿者的工作。积极吸纳大学生科协、研究生科协、青年
教师科协、离退休教师科协以及高校院系建立的科协组织作为高
校科协的团体会员,壮大高校科协队伍,筑牢高校科协发展的组
织基础。
八是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大力
发展个人会员,吸引更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和学生加入科协组
织、参与科协工作,扩大高校科协在校内科技工作者中的知名度。
坚持符合群团特点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方法,坚持民主办会、按时
换届,通过会员代表大会、委员会、常委会凝聚科技人才、发挥
科协组织优势,避免成为高校的职能部门。定期开展高校科技工
作者状况调查,及时了解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思
想动向和工作需求,反映意见诉求。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会员
网络服务平台,提升联系服务会员的能力和水平,以广大师生喜
闻乐见、便于参与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工作,努力建好科技工作者
之家,当好科技工作者之友。
第三,明确科协组织在推进高校科协建设中的职责。
一是把高校科协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扩大有效覆盖。
各地科协要积极争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科学分析本地区
高校科协建设情况,摸清底数,建立清单,研究探索不同类型高
校科协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按照高校党的隶属关
— 17 —
系分类指导,分级推进。省市科协要深入未成立科协的高校认真
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准确把握高校党政领导和科技工作者的想
法和需求,以重点高校为突破,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坚持资源
下倾、力量下沉,给予高校科协更大支持、更多关注,协调推动
高校科协承接、参与中国科协和地方科协面向高校科协开展的项
目活动,为高校科协发展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平台。
二是加大指导支持力度,协调高校科协联盟建设。高校科协
联盟是高校科协从校内走向校外,从非法人社团走向法人社团的
重要跨越。目前吉林、上海等地高校科协联盟正在积极筹备当中。
高校和高校科协密集的省(区、市)科协要加强指导,积极推进,
以本地区重点高校科协为龙头,动员其他高校科协积极参与,建
立省级高校科协联盟,把联盟作为推动高校科协工作的重要力
量,推动更多高校成立科协组织,构建起本地区高校科协组织网
络体系。
三是加强高校科协干部队伍建设。推动高校科协事业发展,
归根到底要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在
人员编制有限的情况下,要充分整合吸纳各方资源,采取兼职、
挂职、聘用等方式充实高校科协干部队伍,特别注意支持和用好
大学生科协这支队伍,积极吸纳高校青年教师志愿者参与科协工
作,让更多的高校科技工作者了解科协、热爱科协、参加科协。
进一步加大高校科协干部培训力度,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
培训活动,让高校科协干部系统深入地了解科协组织的组织属
— 18 —
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试点择优选拔高校科协干
部到中国科协、省级科协挂职交流锻炼,拓宽高校科协干部的视
野、提升工作能力。推动中国科协和地方科协干部特别是青年干
部到高校科协挂职锻炼,为高校科协工作汇聚新力量、注入新气
象。
四是加强理论研究和政策探索,努力为高校科协建设提供更
加有利的政策环境。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高校科协工作取得
了一定的成绩,需要我们进一步提炼总结,形成经验模式,升华
为基础理论,进一步指导高校科协事业发展。同时,高校科协面
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完善高校
科协的组织体制、工作机制,强化高校科协工作抓手,提升工作
水平。目前,中国科协正在进行“高校科协战略性课题研究和示
范活动项目”申报,各省区市科协和高校科协可以组织申报。
多年来,高校科协充分利用高校和科协两方面的优势,在搭
建学术交流平台、举荐优秀人才、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普活动、调
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等方
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党的群团改革决策部署、全国科技“三
会”召开和科协系统深化改革都为高校科协带来了新的重要的发
展契机。高校科协要积极行动起来,勇敢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
使命,破除“等靠要”的思想固疾,避免“上级安排什么就做什
么”的惰性心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发
展模式,积极争取学校党委、行政和上级科协组织的重视和支持,
— 19 —
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努力打造开放型、枢纽型、平
台型组织,围绕高校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以为求位。
高校党委和行政也要高度重视科协发展,加大对高校科协的支持
力度,明确一名校领导分管科协工作,定期听取高校科协工作汇
报,加强对高校科协秘书处工作的领导,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设
置专项工作经费,提供办公场所,将高校科协工作纳入考核范围,
支持高校科协开展工作、发挥作用。
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加强高校科协建设
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久久为功、锲而不舍。
让我们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勇气唱出高校科协“新声音”、树
立高校科协“新品牌”、亮出高校科协“新形象”,不断推进高校
科协建设,构建高校科协发展新模式,开创高校科协工作新局面!



编辑:0
终审:0